记开化同步课堂教学案例的打造

  发布时间:2019-06-03 18:27 栏目:学校案例 作者: 浙江省开化县实验小学 点击量:965  



      

2019521—23日,开化县教育局邀请我国教育信息化著名专家俞晓鸿教授现场指导开化实验小学(县城)——齐溪小学(乡村)进行城乡结对同步课堂教学的公开课。

在实验小学担任语文、科学主讲教师的分别是詹方薇和王梦莹老师,她们的教龄均不到4年,事先对俞教授提出的前概念原理均不了解,也从未上过同步课堂的课。俞教授对她们进行的指导,从21日下午至22日上午合计一天时间。

在齐溪小学担任语文助教老师的是汪晟老师,他的教龄不到1年且不是语文专业。担任科学助教老师的是汪玉洋老师,他有20多年教龄,是从县里调过来担任副校长的,工作很繁杂。他们事先对俞教授提出的前概念原理也不了解,也从未上过同步课堂的课,也不清楚究竟应该怎样当好同步课堂的助教。俞教授在22日下午从县城赶到齐溪后,马不停蹄地对两位助教老师进行了合计一个多小时的指导。

23日上午第1-2节课作为同步课堂公开课,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展开了。不少听说有这一活动的领导和老师,对这样一种师资结构,对双方教师均未碰过同步课堂,竟如此仓促上公开课了,实在捏一把汗。

一、课堂观察

语文是小学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泛读课)。

一上课,主讲老师先将该课的生词投影出来,让两端学生分别举手站起来念。相比之下,齐溪的孩子念得虽然声音比较轻,但非常正确和流利,两边的学生都给予了掌声。

然后老师指出,阅读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总的来看我们目前对一篇文章的大意概括还存在着短板,我们今天准备以这篇课文为载体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老师让两边的孩子同时齐声朗读全文。这个安排让观摩者大吃一惊,因为同步课堂的一个弱点是时间差,一旦同时进行朗读,那声音会嗡嗡嗡无法上课。所以,从来没有语文老师敢这样做。然而奇迹发生了,两端的孩子听到的只是自己发出的朗朗读书声。

两遍大声朗读后,孩子们立刻就完成了分段,而且没有争议。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对每个大段进行分析,她要孩子们圈出人物,圈出这个人物的主要动作,或者主要形容词。这个任务几乎没有难度,无论实小还是齐溪的孩子都飞快完成了画圈,没有差异。然后,老师让孩子们把圈出来的词连成一句话,实小的孩子连的很通顺,齐溪的孩子也很通顺。

这时,两端的老师同时在黑板上写下板书“圈一圈 连一连”,告诉孩子们这是概括文章大意的一种方法。然后对第二大段、第三大段如法炮制。最后,再把大段的意思连成一句话。整个过程下来,实小的孩子、齐溪的孩子几乎没有区别,不存在任何的差异。

作为下课前的检测,老师这时下发一份报纸复印件,让学生对报上的一篇文章概括大意。虽然下课了,这个任务留到课外了,有点遗憾。但从我们观摩老师分头抓住齐溪学生询问概括大意的情况来看,无一例外,全部掌握了。

如果要问这堂课与我们看过的以往同步课堂有什么不同,那么,最主要的就是这位助教老师了。主讲教师每下达一次任务,他都会轻轻地复述一下这个任务,这既让本班学生明确任务,又不至于妨碍到对方学生视听。主讲教师板书什么,他就同时板书什么;主讲教师下发阅读材料,他就同时下发阅读材料。主讲教师在那端巡视和指点,他就在这端巡视和指点,俨然是复制了一个城里的有水平的老师。

科学是小学三年级《磁极的相互作用》。

这堂课与上一堂语文课有异曲同工之处。实小教室的四壁上贴了东(E)(S)西(W)(N),齐溪教室的四壁上也贴了东(E)(S)西(W)(N)。实小的主讲教师用红白磁针做演示实验,助教也用红白磁针做演示实验;主讲教师悬挂红蓝条形磁铁做演示实验,助教也悬挂红蓝条形磁铁做演示实验。无论是实小还是齐溪的孩子,都亲眼见到了磁针或磁铁转动最终静止,红色的N极指向墙上贴的“北(N)”的全过程。

然后两端各组学生亲手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经探究得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两端的老师则将各自学生的实验记录拍照上传,讲解。

从观察来看,这两个环节根本就不觉得是异地教学,分明就是自己的老师在给自己班的孩子上课。

令特级教师都感到意外的是,这堂课居然还讲了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北极熊生活在地理的北极,其实是地磁的南极。这似乎太难了。但两端的老师配合默契,将这一内容娓娓道来,所有的学生都明白无误。

下课前,授课的教师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站起来的学生竟没有说“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而是说“地理的北极其实是地磁的南极”。这,大概正是这堂课给到这位学生的真实的增量吧。

下课后,观摩老师分头抓住齐溪小学的学生询问红色指针(N)指向北极(N),违背了同性相斥,要么这个规律错了,要么等下指针还会转回来的。可是竟然一个孩子也没有搞错,都清清楚楚的。

毫无疑问,这堂课也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这两堂成功的课,与教龄无关,与生源无关,与教学设计有关,与教学规范有关。

二、观察者的评价

当天,相关领导、专家兵分两路。开化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专职副组长、教育局党委委员、特级教师江光华老师,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汪家良老师,县教育技术中心张志刚老师,齐溪小学校长吴章德老师、长虹小学校长刘海燕老师等领导,在齐溪小学现场观摩。

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开化县教育局挂职副局长、特级教师郭剑峰老师,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程明祥老师,开化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汪雪明老师等领导,在开化实验小学现场观摩。

郭局长指出:“对比我以往看过的同步课堂公开课,今天这两节课真的是明显进步!无论是从课堂的有效性,还是主讲教师与助教的配合程度,都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开展同步课堂,确实是需要挖掘和捕捉学生的前概念的!”

江组长指出:“本次活动的效果不言而喻,非常理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甚至要变得更加高效,在于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选择恰当、合理的方式去授课。我们在续推进同步课堂的时候,一定要与前概念捕捉深度融合。”

程主任表示:“俞教授指导的课非常有效。基于前概念精准备课有效教学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在后续教研方面会深入学习研究前概念原理。有机会希望俞教授给我们教研员和老师们做一场更大规模的报告,对我们一线教师有更大的帮助。”

齐溪小学是省内实施同步课堂教学较早的学校,从开始到现在已过去半年时间了。吴校长在这次活动后感触颇深,“一直以来,我们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的时候,输出方和输入方的老师在备课时沟通很少。由于城里的主讲老师对我们农村学生了解很少,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上课,教学表现形式也比较单一。我们农村的助教老师在课堂中仅仅是在巡视课堂纪律,几乎是不参与教学的,直到下课了才开始给学生们补救。而且,两端的学生原本就有差距,比如城里的活跃一些,农村的胆小一些,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就会使我们这边的课堂教学变成看课,然后课后再去补课,甚至重新上课。对这样的局面,我一直很困惑,究竟该怎样解决?但是看到今天这两堂同步课堂公开课,我们算是找到指路明灯了。”

长虹小学的刘校长作为此次活动的随行人员参与了全部过程。她的体会同样深刻,“我们很可能走入了一个误区,下意识地认为农村孩子的学习能力比不上城里的。因此,对同步课堂教学目标的选择默认为给农村孩子开开眼界就可以了。而这样的定位,反而使农村的孩子看完课还要再补课,反而增加了教和学的负担。其实,只要老师能在课前了解每个学生的前概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两端教学成效的差别是不会很大的。通过对这次活动的观摩,我觉得同步课堂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两位搭档的老师一定要多交流,这样双方才能默契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走个形式。”

三、公开课的背后

21日才接到上公开课任务的詹老师,如临大敌,想到的只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想借助这篇课文挖掘字词的精妙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

俞:语文上到这里快期末了吧。语文包括:阅读、写作、语言文字运用三个方面,你觉得这几方面,哪个你的学生最弱?詹:那肯定还是阅读能力。俞:阅读能力包括:提取关键信息、理解重点词句、分析篇章结构、归纳文章大意、推断隐含内容、对比鉴赏评价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哪个最强?哪个最弱?詹:字词句最强,归纳文章大意最弱。俞:既然这个最弱,那为什么还要以字词为目标,为什么不以该课文为载体补归纳大意这个短板呢?公开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你自己的风采去赢得好评,而是要实实在在去解决你学生的问题,让你的学生有增量,没有增量的课没有意义。在确定这个目标之前,你可以先捕捉学生前概念,看看究竟哪个方面最亟待解决,哪些学生最需要帮助。

那实现这个目标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呢?俞教授启发詹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并决定先找个平行班试讲,但试讲时不做同步教学。

试讲课上,观察者看到,教师先将下学期的一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复印件发给了学生,然后要求学生默读本次课的课文《渔夫的故事》,然后请学生站起来说分段,然后讨论分段,然后请学生站起来说段落大意,教师板书大意,然后合成全文的大意,然后要求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提炼大意,此时下课铃响。课中未见思维导图的方法。

下课后,观察者们询问了4位学生对该阅读材料能不能概括大意,4人均不知所云。

1位较机灵的女生说,可以先提炼自然段的大意,再提炼大段的大意,最后合成文章的大意。观察者问:这方法你什么时候学会的?答:我早就会了,校外辅导班老师教的。

此时留给观察者们唯一的感觉只有3个字:很失败。

课后,俞教授向詹老师明确指出,默读等于看,看与读不是一回事,而且要齐读,大声地读。大声地读,学生才能迅速进入到故事中去。詹老师担心,如果在同步课堂里齐读由于声音传输滞后会不会混乱不堪。俞教授指出,怕什么,为了掩盖技术的不足而损失掉学科本该有的东西很不应该,齐读这个环节必须发生。俞教授指出,从试讲效果看,学生没有增量,这说明教学策略是无效的。要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其实有很多种,最简单实用的是“圈一圈连一连”。这堂课要交给学生的是方法,不是课文大意的内容。因此,特别要板书出来的应该是“圈一圈 连一连”这6个字,而且两端要同时板书。随堂检测的阅读材料,没必要拿五年级的课文,那一张报纸嘛。而且不应该一上课就发,应该在随堂检测时再发。要针对检测下来不会的孩子准备差异化作业。所有的备课内容要完整地告诉同步课堂农村一端的老师,让他与你完全同步起来。同步课堂讲究的就是以优质师资为主的同步教学,不是两端看你一个人表演。

一堂成功的同步课堂语文课的背后,竟然是这样的巨变。

科学课第一稿只涉及两个内容,1.磁极,2.磁极的相互作用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书上也不提到地理北极是地磁南极。俞教授却认为,书上这两个内容不会有任何障碍的,但红色指针(N)指向北极(N),一定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是红色指针的磁极错了,还是同性相斥的规律不对了?这个红色指针会不会等下再转回来?这些问题太严重了。如果学生不问,闷在心里,那么这堂的认知建立似同空中楼阁摇摇欲坠。所以,应该讲。王老师试下来,果然前两内容毫不费力,但第三个内容语速显快,学生理解上有的跟不上。于是,试讲后,俞教授要求在这一段务必放慢语速,而且要指着图慢慢讲。俞教授要求王老师放慢语速的地方还有一处,就是“磁体的磁极”。无论是书上,还是王老师设计的第一稿,都只说“磁极”。俞教授认为,这很可能引起认知上的混淆,不能省略,宁可慢慢地说完整,这样学生也会学着这样表述,许多疑惑便会迎刃而解。

王老师在课前基于网络发布的前概念问题是:北极熊生活在哪里?学生回家后拿过爸爸妈妈的手机用语音回答:北极。无一例外。家长也无不奇怪,你们老师上公开课竟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大有门道。孩子上完课回家后,就纷纷告诉家长:不是北极,而是地理的北极就是地磁的南极,我考考你,红色小磁针会不会转回来啊?家长这时才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针对科学、数学等理科类教学,俞教授强调指出,要让学生确信一个现象,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的牢固程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优于现场观看他人做实验,优于观看视频中的实验,优于用软件赋值运算的方法模拟实验。而用动画演示实验现象则务必谨慎,因为学生一旦上过信息技术课后会知道动画自己也能做,老师放的那个动画竟然是假的,于是你的动画的教育价值荡然无存。

俞教授强调,我们在可以用高一等的教学策略时,要坚决杜绝用次一等的教学策略。

一堂成功的同步课堂科学课的背后,竟也蕴藏着如此多的讲究。

辅导完两位主讲教师后,俞教授又马不停地赶到山区的齐溪小学,对助教老师进行了辅导。俞教授强调,必须领会主讲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师决不可以只管管纪律,学生决不可以只在看课。凡是实验必须同步做,凡是板书必须同步写。

四、授课者的反思

语文主讲教师詹老师说:“这是我第一次上同步课堂的课,而且和对方的助教老师也完全是陌生的。原本以为双方打磨会花很多时间,但事实上这次公开课我们前后沟通加起来也就个把小时吧。我就在课前把我的教案发给他,然后和他梳理了一下我的思路及流程,并告诉他我的板书内容,最后把作业发给他,就这么几步。”1个小时的沟通,就使整个课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詹老师对此非常意外。“俞教授的指导,让我跳出了以往思路。语文教学其实很复杂,但是只要锁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捕捉学生的前概念,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学生就可以大有收获。”

另一边,作为助教并且不到1年教龄的汪老师则表示:“此前,我以为作为助教方,只要配合主讲老师就好了,也觉得自己在整个过程中作用会很小。但是俞教授告诉我,同步课堂的成败其实助教老师很重要,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管课堂纪律,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课前捕捉学生的前概念,在教学的有效性上真的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对方老师对我们的学生完全是陌生的,通过捕捉我们学生的前概念,对方的老师才可以了然于胸。当然,在后续的教学中,不管我做助教,还是独立上课,我都要去捕捉学生的前概念以便实现精准的备课和教学。”

科学主讲教师王老师对接到这个临时任务,原本也是忧心忡忡,她说:“其实当时想过,如果我要上同步课堂会挑选什么类型的课去上。当时我的想法是,因为隔着屏幕的远程教学,所以应该选实验少一点的甚至没有的,内容尽量少一点的,这样便于抓住进度,但是俞教授的意思是不能挑课,必须按目前的进度来,该上哪节课就上哪节课。而现在这节课恰恰是内容不少而且还要做实验。在俞教授的指导下,我和对方老师都去捕捉了学生的前概念,发现双方的学生对目前教参设定重难点,其实基于生活经验大都已经知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俞教授指出,一节课的成功标准一定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增量,于是我们就重构了教学目标。我觉得,捕捉前概念后,对学生的把握以及课堂时间的分配,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了。”当被问及准备这样的同步课堂会不会花费很多时间的时候,王老师说:“虽然和对方老师完全没有接触过,但这次沟通居然不到1个小时,这个时间是完全值得的!”

在齐溪小学的助教汪老师已经有20多年教龄了,对教学他有着自己的思考:“自从我们学校开展同步课堂以来,数学课已进行半年时间了,每周有一次同步课。我经常去观摩。我当时就觉得,作为助教老师仅仅停留在‘转转’‘巡视’这个层面肯定不够的,双方必须深入沟通才上得好课。但具体要怎么做,我也很模糊。不过,这次通过俞教授的指导,让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之前是有前概念的,而这个前概念一旦捕捉了,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老师就可以真正做到精准备课,因材施教。有时候,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设定的目标达不到或者太容易达到,往往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前概念啊。我们常说要‘以生为本’,而这个‘本’的核心,其实就是前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如果真的踏踏实实去捕捉学生的前概念,那对我们教师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的。”

活动后,我们还采访了已先行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的数学教师罗老师。她有29年的教龄,经验非常丰富,是一位极具水平的名师。开展同步课堂以来,她也有了很多别样的感受:“同步课堂对山区的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他们可以见识一下外面老师的上课风格。作为我们教师来讲,可以尽自己力量去传递一些教学的魅力,给助教老师传授一些教学方法。但是因为双方学生的基础差距本来就很大,所以同步课堂可能更多的意义是交流和沟通吧。”

五、公开课之后

公开课之后,俞教授利用同步课堂设施给位于两端会场的领导和即将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了一场《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的专题报告。

俞教授指出: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认知。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模糊或错误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前概念不断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无论在哪一个学习阶段,也无论是对哪一种知识的学习和接受,都存在着教学与前概念相冲突并严重降低教学效果的现象。

俞教授告诉我们:教学是有前概念的;前概念是可以捕捉的;不捕捉前概念的教学有可能是无效的。前概念障碍正是制约我们有效教学的直接原因。课前捕捉学生前概念是有效教学的起点;课中顺着学生前概念安排策略是教学有效的保证;随堂检测是教师发现每个学生认知改变的关键途径;差异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不足的补救或延伸;课前课后每个学生认知或技能的增量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程度的唯一标准。

俞教授指出:前概念原理是人类最底层的认知规律,是有效教学、精准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而教学模式只是建立在正确或错误理论基础之上相对固化的某种表现形式。如果脱离了认知规律,凭空“创新”出一个又一个所谓的“教学模式”,为创新而创新,为模式而模式,注定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俞教授强调:一堂课的好坏,不是看教师有没有用信息技术,也不是看师生之间互动热不热烈,更不是看学生是排排坐还是团团坐……,这些都只是形式。评价课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每一个孩子课前-课后认知或技能的那个增量!

城乡结对的同步课堂,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顾及农村孩子的已有认知(模糊的或错误的前概念),像广播电视大学那样授课,那么农村那端估计还得重上,因为电大模式只适合成人,不适合儿童!“电灌”只能强行抑制住孩子自己的思维,但师生终究不在相同思维轨道上奔跑。这样既消耗了双方师生的精力,又浪费了各级政府巨资的投入。

公开课后,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汪家良老师发现了一个不小的秘密。他注意到,担任此次活动技术支持的小沈老师好几次与授课的老师讨论手机上的信息,原来是捕捉到的学生的前概念。汪主任惊喜连连:这个好有意思哈。

六、两个教学案例的价值

“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浙江省政府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为此,省教育厅明确,2019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1000所以上,乡村小规模学校(指学生数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据悉,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实际开展城乡结对的学校已经达到1515所。

怎样让这一民生工程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了。

我们务必明白,同步课堂最大的特点是放大了课堂规模,使有水平的教师可以同时给乡村学校的孩子授课。但注意,这是授课,而不是搞讲座,也不是开远程会议。既然是授课,就要遵循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不能作秀。

同步课堂教学的成败,既与城市学校担任主讲的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关,也与在农村学校担任助教的老师的教学规范有关。

农村一端的教师非但不能当看客,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备课,参与课堂教学。我们认为助教应该有如下教学规范:

1.课前,务必捕捉自己班每一个孩子的前概念,这样主讲教师才能完成精准备课,从而实现精准的、有效的教学。

2.课中,务必与主讲教师同步板书,同步进行演示实验,同步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务必重复一遍主讲教师下达给学生的任务,务必关注自己班每一个孩子随堂检测的结果并及时补救。

3.课后,务必向在随堂检测中被发现掉队的孩子布置差异化作业。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课堂是这项事业的主战场。虽然目前主战场多多少少还存在自娱自乐、作秀、低效,但终有一天,人们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并且明白只有是有效的教育,才谈得上是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

 

“虔行的脚步”报道组  2019/5/29

(原作者:余恒)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